最近接手几个案子,都是中小企业被合作方拖欠货款。有个做建材的老王,被拖欠了80多万,对方公司直接玩消失。这种情况在商业往来中太常见了,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遇到企业逃债该怎么处理。
很多人一发现对方要赖账,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催。其实这时候最该做的是把现有证据固定下来。合同原件、对账单、送货单、聊天记录,一个都不能少。
有个客户就吃过亏,当时觉得都是熟人没签正式合同,结果对方赖账时连基础法律关系都难以证明。建议至少要有:
起诉前一定要做财产调查。很多企业会提前转移财产,等判决下来早就人去楼空。可以通过:
去年有个案子,我们查到债务人公司名下刚买了2000平的厂房,立即申请财产保全,最后顺利执行到位。
先发律师函,这个成本低见效快。正规的律师函能给对方施加心理压力,有些企业看到律师函就会主动还款。
如果协商不成,就要准备起诉了。要注意诉讼时效一般是3年,别拖到过期。起诉时可以同时申请财产保全,防止对方转移财产。
对于有诈骗嫌疑的,比如虚构交易、伪造印章等,可以考虑报案。但刑事立案门槛较高,需要确凿证据。
有些债权人会采取跟踪、堵门、拉横幅等方式,这些都可能涉嫌违法。去年就有个案例,债权人因为暴力讨债反被拘留。
起诉时要选对被告,有些空壳公司根本没有偿还能力。可以尝试追究股东、实际控制人的责任,特别是存在人格混同的情况。
有些债务人会以质量问题、违约等理由反诉。所以前期履行合同时就要注意保留对方确认货物合格的证据。
拿到胜诉判决只是第一步,执行才是难点。现在法院推出很多新措施:
建议申请执行后要主动配合法院,提供财产线索。曾经有个案子,我们发现债务人偷偷把车过户到亲戚名下,及时向法院举报,最终车辆被追回拍卖。
最后提醒各位老板,商业往来中要做到:
与其事后追债,不如事前防范。现在经济环境下,更要提高风险意识,别让辛苦钱打了水漂。